中国外贸新闻?中国外贸新闻读后感
本文目录一览:
新闻分析:出口反弹进口走弱,稳外贸仍需加力
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5万亿元,同比微降0.7%。其中,出口41万亿元,增长2%;进口09万亿元,下降2%;贸易顺差3185亿元,增加6倍。专家分析,4月出口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基数较低和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。外贸企业纷纷开拓新兴市场,部分企业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增长显著。
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,4月我国货物出口同比增长2%,而进口则下降2%。这一变化与一季度的情况形成明显对比。4月份,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5万亿元,同比微降0.7%。出口额达到41万亿元,增长了2%;进口额为09万亿元,下降2%,贸易顺差为3185亿元,增幅达到6倍。
然而,出口单月反弹并不一定代表长期趋势。庄芮认为,鉴于疫情在境外扩散带来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,后续出口走势如何还难言乐观。另一方面,4月进口出现两位数的下滑,相比一季度下滑幅度扩大了5个百分点。白明认为,4月进口走弱确实值得关注,但也要客观看待。
海关最新数据显示,4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%,而进口则下降2%。这一“出口升进口降”的态势与一季度的情况形成了显著的反转。专家们分析了这种反转的原因,并提出了稳外贸的新思路。数据显示,4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5万亿元,同比微降0.7%。
月进口出现两位数下滑,下滑幅度扩大了5个百分点。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指出,部分商品4月份价格出现明显波动,有些进口量没有变化,但价格显著下降,这也会反映到进口额上。业内人士认为,面对单月出口反弹与进口走弱,不必过度反应。我国总体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必须继续加强稳外贸工作。
然而,出口单月反弹并不预示长期趋势,鉴于疫情对全球市场的影响,后续出口走势仍不明朗。庄芮指出,进口方面同样面临挑战,4月进口出现两位数下滑,部分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。业内人士建议,面对复杂形势,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,持续推出稳外贸政策。
商务部:外贸企业依然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等困难
商务部正在密切关注全球疫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。当前,尽管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向好,但国外疫情却加速扩散,导致全球贸易遭受严重冲击。据商务部近期对重点省市、各进出口商会和重点企业的调研,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、新订单签约困难、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。为应对这些挑战,商务部将采取多项措施。
根据近期的调研,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在手订单被取消或延期、新订单签约困难以及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商务部计划尽快搭建数字外贸服务平台,通过举办各类网上展会,引导企业进行展前对接、线上推介、现场直播和远程洽谈。
据任鸿斌介绍,近期商务部对重点省市、进出口商会及重点企业进行了摸底调研,发现外贸企业在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、新订单签约困难和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商务部计划搭建数字外贸服务平台,通过线上展会等活动,帮助外贸企业进行展前对接、线上推广、现场直播和远程洽谈,从而新接订单。
海运货柜荒下“箱思箱愁”,商务部:加强协作助力外贸企业
1、月22日,商务部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表示,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,中国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“稳定器”作用,但集装箱运力、运价问题依然严峻,订舱难、运费高,导致经营成本大幅增加,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负担尤为沉重。李兴乾强调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稳外贸面临的实际困难。
2、月22日,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上半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,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,当前,“箱思”“箱愁”是中国外贸企业共同的心病,已经成为制约国际贸易正常开展的瓶颈问题。
3、近期,全球海运市场面临严峻挑战,货柜供应紧张,导致运费大幅上涨。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,当前,货柜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外贸企业正常发展的主要瓶颈,企业普遍反映订舱难、运费高,经营成本显著增加。李兴乾指出,自去年以来,国际海运领域供需矛盾持续加剧,近期运力和运价问题依然严峻。
4、商务部正采取六项具体措施,以帮助外贸企业应对订单减少的挑战。这些措施旨在稳定现有订单,同时开拓新市场。由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,外需显著下降,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订单的减少。很多订单被取消或延期,新增订单的签署变得异常艰难。
标签: 中国外贸新闻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